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文 | 苏梦阳

来源 | 看电视

最近,一场“身份迁移”正在娱乐圈悄然发生。

向太陈岚凭借闺蜜圈”课程在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分享豪门处世哲学。伊能静《高能量女性成长课》讲述女性自我成长。吴彦祖英语课程2天卖出5万份。汪峰推广他的音乐知识课程……

影视行业降温,片酬下降,广告代言受经济环境影响预算缩减,直播带货则已经进入红海竞争阶段。传统的明星变现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付费成为明星变现的新蓝海。

转变的背后,引发当下娱乐行业关于观众情感、注意力变现和内容输出三者之间的一场新讨论。

明星卖课这一潮流能够形成,除了明星本身需要快速变现、吸引注意力提升商业价值之外,更需要网友的“下单”配合。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为明星课程付费?

“只花399,就能加入向太的闺蜜圈。”这是向太课程中极其打动人的宣传语之一。

当前的经济形势,卖课不仅符合明星的变现“快”需求,也满足了大众渴望获得情绪满足和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两者的完美契合让明星卖课这一现象在短视频平台迅速点燃。

影视寒冬的情况下,很多演员半年接不到一部戏,但又需要维持曝光度和收入。相比于需要市场调研、选品试用、对接品牌,准备期达到3-6个月的直播带货,知识付费形式的“卖课”看似更加体面,而且一次录制,长期分成,成为不少明星的新选择。

明星卖课的收入或许不如品牌代言丰厚,但稳定且风险较低。更重要的是,知识付费不仅能够强化明星的个人价值,增强粉丝粘性,形成良性循环,卖课带来的公众关注度更是维持人气的新方式。

在抖音搜索”吴彦祖教英语”的账号,可以发现其教学视频获得88万+的点赞,单条视频数据可观,类似 #阿祖英语 的话题阅读量也破亿,直播40分钟的销售额度超百万。

可见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曝光度也是商业价值的保证。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购买这些课程的学员中,真正渴求知识增长的可能并不多。

在众多讨论向太视频课的视频下,不难发现这样的评论:“买向太的课,就是想看看豪门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知道可能没什么用,但就是好奇”“399是向太闺蜜团的入场券”……

可能课程本身的吸引力一般,但依旧有不少网友“下单”,关键在于

明星课程恰好提供了一种“伪亲密关系”。观众通过定期消费明星内容,产生了一种了解明星、与明星有联系的错觉,甚至某种意义上像是建立了类似朋友、家人的亲密关系。

观课学习将这种关系进一步深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再到在内部粉丝群、闺蜜群互相交流心得,大众的参与感和联结感也进一步得到增强。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身份认同方面,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加持下,大部分现代人存在着对“进步”的焦虑和追求。购买明星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想获得一种。

当用户在分享自己购买了某明星的课程时,他们不仅仅在分享知识,更在分享一种身份认同——“我是追求进步的人”,“我属于某个圈子”。这种心理一定程度上源于人们对自我价值确认的需求:在社交媒体时代,

购买明星课程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进入“向上社交圈子”的虚拟通行证。因此,虽然不少网友表示“花399就想真的加入向太的富太圈子是不可能的”,也依旧有不少人愿意花399买一张“社交身份证”。

但即使大众心理和明星需求短暂达成共识,卖课买课的新形式也并非一帆风顺,不少明星课程在短暂的热销后,也遭遇了。

许多购买者反馈,课程内容与宣传时的期待存在较大落差。“花了几百块,听到的却是人人都懂的大道理”、“还不如我去问AI”,甚至一些专业课程注水导致销量不足千份。

这些案例都表示,仅靠明星光环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对知识付费产品的要求。

更值得深思的是,大众抵制过度娱乐化和夸大宣传的背后,是对浅层情感消费的抗拒,对情感真实性的渴求和价值认同更加趋向深度化,更多人对实质内容的追求也必然倒逼明星课程,甚至相关的文娱产品,提供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

内容付费

情感化、垂直化IP的新价值

随着明星卖课的潮流持续发展,IP的价值也在被重新定义,原本明星集体和“上层”圈子的神秘感必然有所消退。如何取得大众信任,成为内容稳定变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与传统教育课程不同,明星课程的评估标准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以往的课程价值往往取决于信息密度和专业深度,而现在一个专业深度一般但情感共鸣强烈的课程,可能比专业性强但枯燥乏味的课程更受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有更多的解法值得我们去探索。B站近期兴起的“视频播客”热潮,为提升内容价值提供了另一个生动的注脚。

平台推出的“视频播客出圈计划”,引入了如鲁豫、罗永浩、于谦等名人,并催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垂直领域创作者。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鲁豫的《陈鲁豫·慢谈》首期与易立竞深度对谈两小时,播放量即超330万;罗永浩的《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首期近四小时,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谈,播放量超270万。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所以,即使在碎片化时代,具备深度、真实情感连接和鲜明人格魅力的长视频内容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用户愿意为这种“慢内容”投入时间,本质上是

这种新的视频播客形式也反映了内容付费领域的新逻辑:针对特定群体,具有鲜明人格特色的更具吸引力。

伊能静的课程引发关注的背后,在于她销售的不仅仅是情感关系的知识,更是她作为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最终找到幸福的女性的生命经验。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这种基于个人经历的课程内容,虽然专业深度可能不及心理学专家,但却因为真实性和共鸣感而具有独特价值。

这也反映出,明星们不再仅仅是内容的,而是内容本身的,他们的人格特质、生活经历和价值观正逐渐成为课程的核心卖点。

明星卖课的背后,也体现了对的新尝试。向太针对好奇豪门生活的群体,吴彦祖针对想提高英语水平的受众,汪峰则专注于音乐创作爱好者……

不再追求覆盖全体受众,而是针对特定人群提供专门内容,这种垂直化策略虽然受众面变窄,但转化率和用户忠诚度却更高。

此外,巨星传奇不仅为周杰伦打造了“周同学”IP,还通过综艺节目《周游记》、衍生品开发等方式构建了垂类IP新生态。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其最近入股鸟巢,也将IP内容能力与顶级场景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为在鸟巢举办活动的明星量身打造IP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内容,开创了

的新变现模式,也引发不少关注。泡泡玛特在2025年8月与周深、孙燕姿等明星开展联名合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超越简单形象授权,进行深度内容融合。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周深联名盲盒《反深代词》是其音乐专辑概念的具象化;与孙燕姿联名则用Hirono小野IP呼应其歌曲《坏天气》的意境。这种的模式,开辟了艺人IP商业化的新路径,触达了粉丝和潮玩爱好者两个群体。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以上都提醒行业:

IP变现的形态日益多元,明星变现早已不限于演戏、代言、直播带货或卖课。正如“周同学”和泡泡玛特联名所展示的,都成为了重要路径,这意味着明星团队需要具备更全面的IP运营能力。

对于明星卖课的现象,舆论场存在明显分歧。不少网友质疑这是“割韭菜”的产品,认为明星缺乏专业知识背景,仅靠光环效应销售课程;同时也有大量用户为此买单,认为获得了价值和满足。

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知识价值认知的差异。传统的知识价值观念强调系统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而新兴的知识消费观念则更注重实用性、共鸣感和体验性。

两种选择本质上都没有错。权衡之下,在为明星课程付费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在为知识付费,还是在为情感体验付费?

但比简单判断“买还是不买”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思考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内容?

随着卖课现象盛行,许多潜藏着诸多问题和风险逐渐暴露。内容注水,明星“干货”不足,明星的出场时间甚至不如助理多;课程更新缓慢,内容还不如抖音更新的视频“有料”。

并且,正版课程售价数百元,盗版却只需0.01元。明星课程热销的同时,某二手平台上也上架了数百条售卖盗版课程的商品。盗版课程除了侵害明星和平台的权益,更会对知识付费行业的健康生态造成破坏。

如何保证课程质量?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损害明星形象?如何持续产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

好在,一些明星已经意识到问题,开始组建专业团队打磨课程内容,邀请行业专家作为顾问,确保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也表明,只有不断尝试,明星卖课才可以从单纯的光环效应向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输出转变。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过去,明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娱乐功能上,而由明星卖课引发的,可能成为明星价值的新维度。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沉淀”,这种转变不仅拓展了明星的商业可能性,也可能改变。

另外,明星卖课现象更深层的意义,除了个体商业模式的转型或情感化、垂直化IP的构建,更标志着文娱行业对内容价值的进一步探索——

在“明星卖课”这场知识消费的背后,行业被希望打造更长期、立体的内容生态系统。

杨天真在B站通过《天真不天真》系列视频内容,聚焦职场困惑、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女性议题等课题,还通过出版《把自己当回事儿》《通透》等畅销书、参与综艺节目等进行多形式的内容输出,强化其在“自我认知”和“高情商沟通”领域的权威形象。

当明星涌向卖课:一场关于注意力、情感与IP变现的新实验

这些部分相互赋能,不仅传递经验和知识,还构造了相对完整的价值系统,使内容输出更具长期主义的特点。

未来的文娱行业,能够持续赢得市场的,不会是那些急于变现的”流量明星”,而是那些能深耕专业领域、真诚输出价值、具备生态化运营思维的“价值创造者”。

他们不仅仅是在售卖产品,更是在参与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具可持续性的文娱产业新生态。

主编:罗姣姣‍‍‍‍‍‍‍

文:苏梦阳

排版:苏梦阳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