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今年的脱口秀有点猛。

让山航为空姐提供裤装,为柳岩7年前的遭遇发声,逼得李诞关评。

但另一边又有不少人说今年的脱口秀好哭不好笑。

他们怀念以前单纯好笑的时候。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好哭不好笑

今年脱口秀实火。

一边是各种段子、演员频繁出圈。

嘻哈吐槽空姐服装,丝袜短裙高跟鞋不仅服务不方便,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结果没多久山航就宣布空姐可自选服装,穿裙子当然可以,穿裤子也不算违规。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还有最出圈的房主任。

讲离婚经历的时候,现场演员集体泪奔,弹幕涌现的全都是“这就是我妈的故事”。

她的遭遇和自驾的苏敏相同,所以被称为脱口秀版的《出走的决心》。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职场骚扰、职业歧视、女性痛经、黄谣……各种社会议题在脱口秀上不断出现。

但争议也因此而来。

有的人觉得,终于可以扯下遮羞布,公开讨论这些事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脱口秀变成了TED演讲。

他们觉得这些严肃深刻的内容,已经背离了脱口秀娱乐大众的初衷。

他们怀念过去没有太多社会议题、单纯好笑的脱口秀。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演员高寒也发帖说,希望脱口秀回到大家都好好讲笑话的时候。

言下之意似乎是,现在的脱口秀,不比笑话比别的东西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回看过去不难发现,以前的脱口秀也不只有好笑而已。

呼兰喜欢讲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张博洋谈网络舆论极化,吐槽键盘侠为什么不去当算盘侠。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的核心属性一直是娱乐性与批判性的微妙平衡。

但为什么大家偏偏觉得今年的脱口秀社会议题多?受不了今年的议题?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应该只是好笑吗?

之所以受不了,最根本的,是议题变小了。

脱口秀本质是“冒犯的艺术”,需要精准踩中观众心理安全区边缘——既要制造认知颠覆,又要维持基本共识。

早期脱口秀更多选择的是普世痛点。

思文聊亲密关系,说自己和老公处成了上下铺兄弟。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杨蒙恩讽刺脱口秀火了之后虚衔太多,会变成行业泡沫,说这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卡姆通过模仿黑车司机“沙河沙河走了走了”,生动地捕捉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世情。

虽然是借个体经验讲出来的,但核心落点都是社会现象,因为是大家的共识,所以都在安全区内,可传播性也很高。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但是今年的脱口秀议题逐渐分化。

它的叙事重心由外转内,表演内容也聚焦于个体经验的情绪表达。

有人吐槽电动车不让进小区;有人生动解释什么叫痛经;有人控诉职场歧视和骚扰。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里,呼兰还讲了好长一段关于本命年的禁忌和民间习俗。

家庭暴力、性别歧视、学历焦虑……这些议题不再是普世的社会矛盾,就注定有一部分人get不到。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再加上现在的表达又更倾向于直接宣言,让人更觉得被冒犯。

过去,脱口秀演员是观察式表达,通过生活细节让观众自己得出感悟。

但如今,新生代脱口秀演员的创作逻辑是“传播优先”,而非“喜剧优先”。

节目鼓励演员选择“易上热搜”的议题,短视频也培养了观众“一分钟三个笑点”的习惯,所以,演员会压缩铺垫,直接抛出观点。

这种结论式的输出虽然容易造金句、上热搜,但也会削弱幽默感,让人觉得又在讨论社会议题。

就像《喜剧之王单口季2》,新人演员嘻哈凭借“空姐着装”议题炸场,但后续也被质疑“吃性别红利”“靠议题骗票”。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况且现在大家的心理耐受程度也没以前高了。

经济下行、内卷加剧,公众对沉重议题的耐受度明细降低,本来应该是“情绪止痛片”的脱口秀,如今许多段子反而加剧了焦虑。

今年的脱口秀,家暴、性骚扰、精神内耗等话题轮番上阵,虽然带来了不少话题度,但也有一些观众说自己“看完更抑郁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同时,因为现实议题密集轰炸,导致很多观众会共鸣疲劳。

早期“自嘲穷”“吐槽职场”能引发广泛共情,但同类话题反复出现后,观众只会从“原来不只我这样”的释然变成“怎么又是这些”的厌倦。

所以在线下剧场中,纯粹搞笑的“无负担段子”反而更受欢迎。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其实,与其说现在的脱口秀不好笑,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笑。

还没听到演员们抖了什么包袱、耍了什么梗,就会先听到“她在挑起矛盾”“这是刻板印象”,“这个该笑”“那个不该笑”。

《脱口秀大会》上,豆豆讲了个自己女朋友找不着方向的段子。

从地铁口出来后打开导航找不着方向,得跟着光标转一圈,才能知道到底该往哪走。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要是导航出bug,直接当场宕机。

“这前面是墙啊。”

“可导航说要往前走啊。”

“长城你听过吗,秦始皇造长城不就是为了敌军遇上这堵墙时,不往前走吗?”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其实还是挺好笑的,方向感差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类似的体验。

但是,他用的是“女生看导航”,所以被认为这是“强化刻板印象”。

本来笑的好好的,到这直接懵了,“我笑错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评委也是这样。

步惊云调侃自己老公,说别人脱下外套,露出的是帅气polo衫、衬衫,只有她老公,脱下外套里头是件秋衣。

不仅如此,有的秋衣穿了许多年,已经变形了,圆领变成深V,能从领口直接看到裤腰带。

这是吐槽男人穿衣服不讲究,现场观众的反响也很不错,但杨澜却说这不对。

因为她觉得步惊云不该如此嘲笑老公的土。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本身就是一种冒犯的喜剧,但现在,不管是演员还是评委、观众,都对表演的意义和价值非常敏感。

笑点成为站队测试,每一个人都陷入笑点审查。

一个段子如果涉及性别、阶层,就会被迅速贴上“歧视”“刻板印象”的标签。

如果观众笑了,可能被指责“共情施害者”;如果不笑,又被批评“缺乏幽默感”。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但大家都忘记了,它本身应该是一个幽默的喜剧。

先是好笑,再是深刻,而不是反过来。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大家好,印客美学现在有100多万的粉丝。建立这个社群,是希望找到好的品牌和好的操盘手,来共建。我们会开放出印客美学,引入好的品牌,好的操盘手,跟我们一起来玩转。

如果你是创始人,有好的产品,有好的团队,但是产品不知道该怎么卖出去,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百万私域流量,一边带动你的产品销量,一边培养你的团队学习私域运营的技能。

如果你是上班族或者自由职业,可以来学习如何成为操盘手,多一份收入和经验,或是想找到人生第二条曲线。不要错过机会。印客拥有百万粉丝。不缺流量也不缺产品,所以有很多的机会,大家可以大胆来学习和实践。

所以进入这个社群后,请先加群主微信,告诉他,你是做什么的。我们近期会有公开课,来告诉大家我们如何链接彼此。

我在群里等你。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 欢迎关注少禾成长视频号 –

脱口秀从“好笑”变“好哭”,观众不敢笑了?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